【作者】迟蕾,曹宇
【摘要】 目的 观察针刺夹脊穴联合药物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颈椎曲度和矢状面参数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行针刺夹脊穴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50例行单纯常规西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 VAS)、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 NDI)的评分变化。根据影像学检查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 d和末次随访时颈椎曲度和矢状面参数的变化。采用受试工作者特征曲线评估各矢状面参数对疗效的评估价值。用随机行走模型比较两组患者各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VAS、JOA和ND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末次随访时上述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3 d和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C2~C7 Cobb角、T1倾斜角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增加(P<0.05),C2~C7矢状面垂直轴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3 d和末次随访时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颈椎曲度和矢状面参数联合预测疗效的曲线下面积为0.904[95%CI(0.842~0.923)],高于任何一项参数单独检测。观察组随机行走模型评价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夹脊穴联合西药治疗能有效改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曲度及矢状面参数,且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
迟蕾,曹宇.针刺夹脊穴联合药物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及对颈椎曲度和矢状面参数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23,42(6):62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