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内容浏览 刊物阅读--2024第02期 正文
揿针联合中药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及对吞咽肌群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

【作者】凌婷婷,金微微,余智智

【摘要】  目的  观察揿针联合通窍利咽方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吞咽肌群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方法  将90例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常规组予常规康复训练及饮食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予揿针联合口服通窍利咽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 SSA)、改良曼恩吞咽能力评估量表(Mann assessment of swallowing ability, MASA)和吞咽生活质量量表(swallowing-quality of life, SWAL-QOL)的评分变化,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舌骨喉活动度检测指标和吞咽肌群表面肌电信号指标的变化,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NIHSSSSA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MASASWAL-QO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NIHSSSSAMASASWAL-QOL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舌骨上移、舌骨前移、甲状软骨上移和甲状软骨前移距离均大于治疗前(P0.05),且舌骨上移和舌骨前移距离均大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空吞与吞咽5 mL温水时吞咽肌群表面肌电信号最大振幅、平均振幅和吞咽时间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吞咽肌群表面肌电信号指标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大脑血管平均血流量、平均血流速度、脉搏波速度、血管特性阻抗和外周阻力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上述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揿针联合通窍利咽方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优于单一中药治疗,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和吞咽肌群表面肌电信号,提高脑血流动力学指标,且不良反应发生风险较低。

参考文献引用格式:

凌婷婷,金微微,余智智.揿针联合中药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及对吞咽肌群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24,43(2):135-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