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立晨,黄勇,张宁霞,李美莺,胡诚,张彬彬,徐秋信,胡凡,张芳芳,刘桂珍
【摘要】 目的 基于肌骨超声观察经筋排针刺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6例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针刺组和经筋排刺组,每组68例。常规针刺组行常规针刺治疗,经筋排刺组行经筋排刺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 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 VAS)评分以及肌骨超声静息状态和最大等长收缩状态多裂肌厚度的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JOA、ODI和VAS评分以及最大等长收缩状态多裂肌厚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经筋排针刺组静息状态多裂肌厚度优于治疗前(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治疗后最大等长收缩状态多裂肌厚度与治疗后JOA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VAS评分呈负相关(P<0.05);治疗后静息状态多裂肌厚度与随访时JOA评分呈正相关(P<0.05)。经筋排刺组总有效率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结论 经筋排针刺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疗效优于常规针刺,可有效缓解疼痛。肌骨超声多裂肌厚度可以作为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疗效评价的依据。
周立晨,黄勇,张宁霞,等.基于肌骨超声观察经筋排针刺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的临床疗效[J].上海针灸杂志,2024,43(6):663-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