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向祥清,廖家权,郑国尧
【摘要】 目的 观察浅针治疗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90例卒中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和浅针组,每组45例。西药组予以艾司唑仑片口服,浅针组采用浅针百会穴。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阿森斯失眠量表(Athens insomnia scale, AIS)评分及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阻力指数。结果 治疗后,两组PSQI各项评分及总分低于治疗前,且浅针组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I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浅针组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阻力指数低于治疗前,且浅针组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浅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 浅针治疗卒中后失眠与口服艾司唑仑片疗效相当,但在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和脑部灌注上要优于口服艾司唑仑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向祥清,廖家权,郑国尧.浅针治疗卒中后失眠的疗效观察及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25(3):317-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