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内容浏览 刊物阅读--2015第05期 正文
电针后溪穴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

【作者】 王滢,孙懿君,吴耀持,等

【机构】 本站原创

【摘要】


目的:评价电针后溪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电针后溪穴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计算机检索PubMed (1966-2014), EMBASE (1980-2014), Cochrane Library (2014年第1期), 重庆维普数据库(1989-2014), 万方数据库 (1998-2014),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1978- 2014)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2014)。同时采用手工检索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收录期刊收集相关的数据。所有收集的数据首先由两名研究者分别对每个纳入试验进行偏倚风险和质量评估, 再使用RevMan 5.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研究, 合计1 28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电针后溪穴组在总有效率上优于尼美舒利药物组[RR=1.33; 95% CI (1.19-1.49)]和莫比可药物组[RR=1.08; 95% CI (1.03-1.14)],但与针刺腰痛点组[RR=1.09; 95% CI (1.00-1.19)]和双氯芬酸钠组[RR=1.08;95% CI(0.96-1.21)]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治愈率方面, 电针后溪穴组优于莫比可组[RR=1.67; 95% CI (1.45-1.92)]和尼美舒利组[RR=1.37;95% CI (1.15-1.62)],与针刺腰痛点组[RR=1.35; 95% CI (0.99-1.84)]和双氯芬酸钠药物组[(RR=1.19; 95% CI (0.88-1.61)]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截止至检索结束, 几乎没有收集到评价电针后溪穴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疗效的大样本高质量的RCT文献, 且大部分为中文文献。忽略其在临床试验中存在的固有的缺点, 电针后溪穴仍然作为一个有效且具有安全性的辅助治疗方法用于治疗急性腰扭伤, 但仍需更多的大样本RCT进行验证其在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

参考文献引用格式:

Wang Y, Sun YJ, Wu YC, et al. Electroacupuncture at Houxi (SI 3) for acute lumbar sprain: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J Acupunct Tuina Sci, 2015, 13 (5): 33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