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伟,邱秀云,王娟
【机构】 本站原创
【摘要】
目的:探索腹针疗法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45 例OVCF 患者, 根据SPSS 11.5 软件产生的随机数字随机为腹针组、体针组和药物组, 每组15 例。药物组患者予以骨肽注射液静滴、钙尔奇、阿法骨化醇软胶囊口服及鲑降钙素注射液肌注。腹针组患者在接受与药物组相同的药物治疗基础上接受针刺引气归元(中脘、下脘、气海、关元)、水分、滑肉门治疗; 体针组患者在接受与药物组相同的药物治疗基础上接受针刺患处上下夹脊穴、阿是穴、委中和承山治疗。腹针组及体针组患者均每日针刺1 次, 每星期治疗6 d, 休息1 d, 共治疗3 星期。于治疗前及治疗1、2、3 星期后进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及Barthel 指数(Barthel index, BI)评分, 分别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结果:治疗后, 三组VAS评分及BI 评分均与本组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2、3 星期后, 腹针组及体针组VAS 及BI 评分均与同期药物组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1、2 星期后, 腹针组VAS 及BI 评分改善程度优于体针组(P<0.05); 治疗3 星期后, 腹针组与体针组的VA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BI 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针疗法在改善OVCF 患者VAS 及BI 评分方面优于体针及单纯药物治疗, 且具有起效快, 痛苦小的特点。
Zhang W, Qiu XY, Wang J. Clinical study on abdominal acupuncture for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J Acupunct Tuina Sci, 2015, 13 (4): 255-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