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hen Guo (陈果), Xiang Juan (向娟), Ouyang Li-zhi (欧阳里知), Song Jin (宋瑾), Xue Zhi-hui (薛智慧)
【机构】 本站原创
【摘要】
目的:探讨电针肝俞和肾俞对大脑中动脉梗塞(MCAO)模型大鼠脑梗死灶周围血管新生相关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PECAM-1)/CD31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为针刺治疗脑缺血中风提供新方案。方法:将180只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穴位组和非穴组, 每组45只。除假手术组外, 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MCAO模型; 穴位组予电针肝俞和肾俞治疗, 非穴组予电针非穴点治疗, 其余两组大鼠只捆绑, 不治疗。在MCAO术后针灸刺激的第3 d、14 d及21 d三个时间点各组随机抽10只大鼠测试大鼠神经缺损症状; 同时检测CD31和VEGF的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和非穴组比较, 穴位组各时相的神经功能评分降低, 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P<0.01)。各组大鼠VEGF和CD31的表达在第3 d时最低, 于14 d达高峰, 第21 d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各组第14 d与第21 d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P<0.01)。与模型组及非穴组比较, 穴位组各时相VEGF和CD31的表达升高, 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电针肝俞和肾俞能明显改善MCAO模型大鼠神经功能评分, 对脑缺血有保护作用, 保护机制可能与电针上调MCAO模型大鼠梗死灶周围CD31和VEGF表达, 诱导血管新生有关。
Chen G, Xiang J, Ouyang LZ, et al.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expressions of VEGF and CD31 in MCAO model rats. J Acupunct Tuina Sci, 2017, 15(5): 311-316